close


(圖片解說:紙雕藝術 危急) 

>  
>
每一個古老的城市,都有著自己獨特敘述故事的方式,有的用建築地標當開場白;有的用美食號召編纂成錄。
>
>
大多數的歐洲老城,則習慣用徽記來代表該城,用標誌閱讀城市,為其加註。
>
>
一個標誌,竟可以延伸成整座城市的圖像語言,這般圖騰,必定充滿許多典故和意義。
>
> 就像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一樣,一座打了三個叉叉的城市。
>

> 為什麼是三個「〤〤〤」呢?
>
這要從阿姆斯特丹本身城市的特殊地理位置,和歐洲歷史發展的背景說起。
>
>
>
>
> 第一個叉叉代表「水」。
> 阿姆斯特丹建城於西元
>
12世紀,當時這裡還是一片低地沼澤,連所謂的「海埔新生地」都稱不上,
>
> 人們為了與海爭地,搭造風車抽水、建立海堤防水。
>
居民最擔心的事情,就是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地,一不小心又被大水淹沒。
>
>
因此,在「水」上打個大叉叉,不要「水」來搞破壞,成了第一個符號的由來。
>
>
>
>
> 第二個叉叉代表「火」。
>
火災一直是傳統木造城鎮的夢魘,不論是東西方世界,祝融總是威脅著居民的身家財產,阿姆斯特丹也不例外。
>
>
木造建築起火時,動輒一舉成災、牽連無數,阿姆斯特丹在發生幾場嚴重大火後,木造房舍幾乎燒光殆盡,
>
>
十六世紀後,市政府甚至還規定部分區域不准使用木材蓋屋,這些轉變,反而形成該地特殊的建築風格。
>
>
>
>
>
當石材磚塊砌蓋的屋舍完成後,阿姆斯特丹人嫌磚屋不漂亮,習慣再用石材搭建一個「山形牆」,貼在房屋的正面,當作門面,美化外觀。
>
>
由於這樣的房屋,從頭到尾都由磚石建成,屋舍自然不怕起火,也就不再擔心祝融肆虐。
>
>
>
>
> 「山形牆」
>
(gable)是阿姆司特丹最可愛的市容之一,各種五花八門的樣式,裝飾著城市阿姆斯特丹,
>
>
有的是階梯型、有的是華麗巴洛克、還有狀如鐘型的門面,活潑可愛,座座像是糖果屋。
>
>
>
> 富麗堂皇的山形牆
>  
> 建於 1886年的山形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>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建於
> 1897年的山形牆
>
>
>
另外,每一間山形牆的上方,都會有一個像起重機的掛勾,伸立在每一間牆上,各位可猜到這是什麼用途了嗎?
>
>
答案是樓上樓下搬運貨物的吊機。因為這兒的房子都是老式石磚建築,沒有電梯也就罷了,樓梯間還特窄陡小,
>
> 隨便去 "IKEA" 買張椅子,可能都塞不進樓梯了!
>
因此,家具家電都是吊鋼索走外面;樓梯,只留給人和寵物。
>
>
>
> 幾乎每一家房屋   都有這個標準配備
>
>
> 第三個叉叉代表「黑死病」。
>
被阿姆司特丹人打上叉叉的拒絕往來戶,還有最後一個,就是可怕的「黑死病」。
>
>
黑死病讓當時的阿姆司特丹幾乎「滅城」,世紀災難在城裡造成不小的打擊,
>
> 因為排水不良的低地,讓帶菌的老鼠,散播病菌更加肆意,
>
>
黑死病的蔓延,使阿姆司特丹進入最黯淡的黑暗期,這個叉叉,讓他們沒齒難忘。
>
>
>
>
>
三個叉叉,原本是三個詛咒阿姆斯特丹的剋星,在搖身一變成為城市的徽記後,竟成了保衛阿姆司特丹的守護者,
>
>
凝聚著前者後人的向心力,代表了這個城市的精神,承先啟後、從古到今。
>
>
>  
> 阿姆斯特丹的「市旗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>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這是城市的幸運符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建良 的頭像
    林建良

    DIY玩化學

    林建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