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解說: 韓國 紙的藝術)
主文:
> 法護尊者原著
>
> 永楷法師、滿華法師合譯
>
>
>
> 序 顯密融合的時代 <>
>
> 原序 <>
>
> 卷一 <>
>
> 卷一 跋 <>
>
> 卷一 註解 <>
>
> 卷二 <>
>
> 卷二 後記 <>
>
>
>
>
《利器之輪》是藏傳佛教的一部重要著作,由法護大師傳授給阿底峽尊者。其法脈可直
>
溯至釋伽牟尼佛的密教化身--金剛總持。本書所昭示的【修心法要】,是一個讓生活
>
在繁忙、紛亂社會的現代人受用無窮的法門,是一本修行生活不可或缺的好書。
>
>
>
> 序 顯密融合的時代
>
> 張駿逸
>
>
>
>
印度佛教歷經千餘年的演變,在八世紀後蘊育出次第井然、體系完備的密教系統。由於
>
十世紀中葉後回教徒持續近百年的入侵北印,導致佛教大師們相繼播卷西藏,此一系統
>
的精華於是被妥慎而完善地保存在西藏佛教中。民國四十八年(一九五九年)之後,藏
>
傳佛教匆促而冒然地躍進了國際舞臺。西藏佛教得以在西方世界發揚。
>
>
>
>
阿底峽尊者是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奠基祖師,藏族一般都尊稱他為(大佛尊),是十一世
>
紀中葉印度最優秀的知識份子(頂莊嚴),擔任當時佛教中心超岩寺的上座。他在六十
>
一歲高齡時(西元一零四二年),不辭艱難翻越崇山峻嶺,到達西藏,傳佈佛法十三
>
年,足跡遍佈阿里、衛、藏,是到西藏傳播佛法的印度人中活動範圍最廣闊、影響力最
>
大的人物。這種為道犧牲奉獻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。法護大師是阿底峽重要的老師之
>
一,阿底峽出家後隨其學了數年經論,對經論的瞭解提升到了相當高的境界。這本書即
> 由其傳下,討論佛教實踐的重要書籍。
>
>
>
>
長久以來藏傳佛教在臺灣的發展偏重於傳法灌頂等宗教儀式的實踐,忽略了義理已經實
>
踐要旨的討論,因此造成了對藏傳佛教的誤解,這種誤解需由佛教界、學術界等各方面
>
的人士一齊努力來化解。這樣必能帶動佛教界重視藏傳佛教,重新研究藏傳佛教中義理
>
及實踐的部分,給予它一種新的定位,如此不但能為傳統的中國佛教注入新的血液,對
> 信徒而言也一定利益良多。
>
>
>
> (本文作者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)
>
>
>
> 原序
>
> 嘉措澤仁
>
>
>
>
《利器之輪》是一部大乘佛教修煉心智的基礎典籍,為瑜伽大師法護(Dharmaraksita
>
)所作。法護曾將《利器之輪》傳授給印度聖哲阿底峽(Atisa.九八二--一零五四
> ),之後阿底峽與他的大弟子種敦巴優婆塞(Upasaka
> jBrom-ston-pa)將其由梵文
> 譯為藏文,並傳播至西藏。
>
>
>
> 一九七三年,西藏文獻圖書館(Library of Tibetan Works
> & Archives)將《利器之
> 輪》由藏語譯為英文並出版發行,廣為流傳。
>
>
>
> 本書並收錄有嘎汪連耶格西(Geshe Ngawang
> Dhargrey)於西藏文獻書館佛教哲學課程
> 上所作的評述。
>
>
>
> 我們期望本書的出版能對眾生有所助益。
>
>
>
> 一九八一年七月
>
> (本文作者為西藏文獻圖書館主任)
>
>
>
>
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。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。
>
>
>
> 卷一 利器之輪
>
> 法護大師 著
>
>
>
>
本書名為《命中仇敵之心的利器之輪》。閻曼德迦(1)我至誠地禮敬您;唯有您的力
> 量才能抵抗死神的挑戰。
>
>
>
>
001孔雀毒草葉中昂首闊步,無視於鄰近美麗的樂草園。孔雀並不喜愛樂草園,他們卻
> 因吃毒草而茁壯。
>
>
>
>
002勇敢的菩薩身處紅塵俗世中,也是如此行道。儘管世俗之樂賞心悅目,勇敢的菩薩
> 卻不為所動,而在苦難業中成就。
>
>
>
>
003我們一生追逐享樂,一想到苦就恐怕戰慄;正因我們懦弱,所以悲苦不斷。勇敢的
> 菩薩欣然接受苦難,從勇氣中獲得恒真的快樂。
>
>
>
>
004欲樂一如毒草葉,惟有如孔雀的勇者方能依其茁壯。若是如烏鴉的弱者去嘗試,勢
> 必因貪得無饜而喪命。
>
>
>
>
005愛己重於他人者,如何能以貪欲之毒為食?倘若像烏鴉以毒為食,必會喪失解脫的
> 良機(2)。
>
>
>
>
006菩薩一如孔雀,以毒草為食;化毒為修行本,日益茁壯於生活林;廣納一切境,力
> 破貪執障。
>
>
>
>
007不自主地浪跡於生死輪迴中,都因執我為實。這種無明引自私之魔,為己謀利;我
>
們遍尋自我的安樂窩,只求欲樂,逃避任何苦難。現在,我們必須摒棄一切私念,欣然
> 為眾生受苦受難。
>
>
>
>
008苦,來自積習成性的自私;悲,來自狹隘自我的態度;讓我們背負自他的悲苦,止
> 息我們的私欲。
>
>
>
>
009放下追求一己之樂的衝動,給予他人歡喜;即使眾叛親離,我們也必須為自私自利
> 而責己承擔。
>
>
>
>
010當我們罹患惡疾,遭受煎熬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
>
現在,我們總是傷害他人之身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承受他人的病苦。
>
>
>
>
011當我們沮喪、絕望、痛苦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總是深深擾亂他人的心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自己來承受這些苦痛。
>
>
>
>
012當饑渴磨我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
>
是巧取豪奪,吝惜與他人分享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解除他人的饑渴。
>
>
>
>
013當我們失去自由,必須服從他人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
>
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藐視低微的人,常為自己所需而役使他們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謙卑
> 地奉獻身命,為他人服務。
>
>
>
>
014當我們只聽到惡毒的辱罵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常常不經思索脫口而出,我們造謠中傷,讓很多友誼中斷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
> 看緊一切輕率的言談。
>
>
>
>
015當我們出生在嚴苛窮困的環境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
>
到現在,我們總是以負面的觀點看待事情,批判他人,挑剔他人的毛病。自今以後,讓
> 我們培養正面的情操,視周遭環境為一塵不染的淨土。
>
>
>
>
016當我們的朋友及貴人離去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總是將他人的朋友忠仆占為己有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永不再挑撥親密的朋友分
> 離。
>
>
>
>
017當至高神聖的上師對我們不悅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
>
到現在,我們甯受惡友的指點而捨棄上師及他的教誨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不再依賴令我
> 們偏離正道的人際關係。
>
>
>
>
018當我們代人受過,蒙受冤枉,甚而淪為被指責的物件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
>
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輕視而又看不起自己的上師。自今以後,讓我
> 們不再誣告他人而要讚揚其美德。
>
>
>
>
019當我們的日用所需遭到破壞、浪費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不善保護他人所有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供應他人所需的一切。
>
>
>
>
020當我們心智不清,精神不悅時;當我們不樂為善,歡喜作惡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
>
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誤導他人為非作歹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
> 不再成為作惡的助緣。
>
>
>
>
021當我們心煩意亂,深感挫敗,無一事稱心如意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
>
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阻擾他人行善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終止無謂的干擾。
>
>
>
>
022當我們的所作所為都無法讓上師高興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對上師陽奉陰違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力除虛偽誠心受教。
>
>
>
>
023當他人對我們的所作所為吹毛求疵,一意指責我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
>
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無恥又魯莽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不再冒犯他
> 人。
>
>
>
>
024當友仆無法忍受我們的惡習,拂袖而去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
>
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將惡習加諸他人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痛改前非慈悲待人。
>
>
>
>
025當所有的好友與我們反目成仇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
>
到現在,我們總是心懷嗔恨陰謀害人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避免假惺惺感情用事。
>
>
>
>
026當我們痼疾纏身疼痛難堪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總是無恥不知自製地盜濫用他物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不再將供養三寶(3)之
> 物據為己有。
>
>
>
>
027當我們突然病發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
>
總是不遵守自己的誓言(4)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避免這種不道德的事。
>
>
>
>
028當我們一學習就心中疑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總是漠視修習佛法等閒視之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建立聞思修學佛法的習慣。
>
>
>
>
029當我們一修行就困倦難當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
>
在,我們總是累造障礙之因--不敬聖典,以經書為坐墊,置經典於地,輕視智慧者。
> 自今以後,為了修學佛法,讓我們心甘情願面對一切逆境。
>
>
>
>
030當我們心神散亂迷妄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
>
我們仍未曾參透遍存於無常世界的缺陷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發出離心以看破萬物無常的
> 本質。
>
>
>
>
031當世間出世間一切事物都遭逢困頓毀敗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
>
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總是認為可以漠視因果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堅忍而又精進地
> 修行。
>
>
>
>
032當我們拜懺禮佛卻為能如願以償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
>
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依賴神明或劣行來尋求解脫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改換另一個方向並
> 離棄惡行。
>
>
>
>
033當我們祈求三寶但所願無一實現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
>
直到現在,我們仍不完全信賴實無欺的佛陀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以佛法僧三寶為唯一的
> 依止。
>
>
>
>
034當疾病致使我們殘廢或外力傷害我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犯戒激怒護法神惡業累累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摒除一切偏見廣修諸
> 行(5)。
>
>
>
>
035當我們如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不知何去何從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
>
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擾亂上師及他人搬家離席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永不再殘忍
> 地迫使他們搬遷。
>
>
>
>
036當我們的農作物頻遭旱水雹霜害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
>
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無法信守諾言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嚴持一切清淨戒。
>
>
>
>
037當我們一貧如洗又滿腹貪欲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
>
現在,我們吝嗇且疏於供養三寶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敞開心胸慷慨布施。
>
>
>
>
038當我們身相醜陋常遭他人嘲笑輕視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塑造不莊嚴的佛像(6),脾氣暴躁,弄糟周遭氣氛。自今以
>
後,讓我們恭印佛書,恭造莊嚴佛像,不再粗暴,笑臉常開。
>
>
>
>
039無論我們如何壓抑,執著與憤怒依舊困擾我們的身心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
>
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固執地愛己惟堅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徹底根除
> 自私自利。
>
>
>
>
040當我們的修行不能有所進展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
>
現在,我們的內心全然陷於我執我愛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回向一切功德成就他人。
>
>
>
>
041當我們極力行善卻無法馴服狂心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
>
直到現在,我們為今生一己的成就,投入那些世俗事業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全心全意地
> 努力,以達到解脫的彼岸。
>
>
>
>
042當我們行善後,卻覺得懊惱或疑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意志不堅,動機不良,巴結錢勢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能徹悟,自覺
> 行事,謹慎交友。
>
>
>
>
043當我們付出真摯的友誼,別具野心的人卻迂回謀誘我們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
>
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狂妄傲慢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永不再自大。
>
>
>
>
044當我們所聞所說都為愛憎所染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直
>
到現在,我們總是無視於煩惱之源:盤據心中的種種妄念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摒棄所有
> 的障礙,明察它們,注意其生起!
>
>
>
>
045當我們善意待人卻得到敵對的回應時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
>
受。直到現在,我們總是以惡意回報慈悲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謙恭接受他人恩惠。
>
>
>
>
046當災難似青天霹靂突襲而來,就如鐵匠以自鑄的劍自刎。我們的苦難,是利器之輪
>
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永遠小心醒悟,莫造新殃。
>
>
>
>
047我們前生淪落三惡道(7)的痛苦及今生來世的不幸,有如鑄箭者後來為自鑄的箭所
>
殺。我們的苦難,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永遠
> 小心醒悟,莫造新殃。
>
>
>
>
048當家居生活令我們困擾煩惱時,就如受寵愛的孩子長大後殺害父母。我們的苦難,
>
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惡作還得自受。自今以後,讓我們生生世世過著如僧尼般
> 的清淨生活。
>
>
>
>
049就像我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私利是對的,如今,我清楚地認識了我的仇敵。我認出
>
那掠奪的土匪,那偽裝成我的一部分的騙子。啊!在征服這個困惑之後,我如釋重負。
>
>
>
>
050如今,閻曼德迦猛力轉動善業的利器之輪;您憤怒示現,三轉利器之輪(8)。您叉
>
開的雙腳,分踏於聖俗兩種真理;您雙目怒睜,渴求智慧與方便。
>
>
>
>
051露出您那四大(9)利齒的銳牙,將那殘忍的我執大快朵頤吧!以您利他的大神咒,
> 驅逐那潛伏內心的仇敵。
>
>
>
>
052狂奔生命的糾葛林中,被所造惡業的利器緊追不捨,我們失控了。這狡猾致命的惡
>
棍--自欺欺人的自私本性,威猛的閻曼德迦,捕捉它,捕捉它;傳喚這個死敵,現在
> 就將揪它出來。
>
>
>
>
053打它,拍它,把這個我執我愛的心撕碎!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
> 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54吽!吽!使出您的全力,哦!威武的護法神。呸!呸!縛住這個敵人,不可讓它逃
>
遁。吧!吧!(10)用您的威神力,解放我們;哦!偉大的克死之神。斬!斬!斬斷那
> 束縛我們自私自利的心結。
>
>
>
>
055閻曼德迦,示現吧!哦!憤怒的護法金剛,我對您仍有所祈求。這充滿五毒(11
>
)、缺失、妄念的臭皮囊,拖扯我們深陷在日日苦役的生命流沙中。切斷它,切斷它,
> 將它碎屍萬段。
>
>
>
>
056我們盲目走向輪迴之苦,卻毫不在意,執迷下去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
>
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57我們期望立即證悟,卻不精進修持。我們有很多美好的計劃,卻沒有一樣完成。踩
>
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
> 解脫。
>
>
>
>
058我們期望得到快樂,卻不修福積德,以結善果。我們對於困苦不幸不夠堅忍,卻一
>
心追求我們想要的事物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
> 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59我們輕易地結交到新朋友,卻因自己的冷漠,致使友誼不長久。我們貪求美食錦
>
衣,無法賺取時,不是偷就是騙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
> 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0我們善於奉承,以得恩寵,卻總是抱怨、悲傷、沮喪。我們所聚斂的錢財,卻捨不
>
得布施,像個守財奴,只知囤積,卻自覺一貧如洗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
>
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1我們很少施惠於人,卻總是自誇功勞。我們終其一生一事無成,卻自吹自擂,滿心
>
自負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
> 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2我們有很多高僧大德指引,卻逃避責任,漠視他們的教誨。我們有許多徒弟,卻從
>
不提攜他們,也不肯耐心教導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
> 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3我們承諾實現許多偉大的事業,而實際上我們從不盡力助人。我們的宗教聲望名聞
>
遐邇,但內心思想不只神明乃至邪魔鬼都厭惡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
> 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4我們既未深入經歷,又很少聽聞佛法,卻以專家姿態大談「空」理。我們對佛經的
>
瞭解少得可憐,卻取巧杜撰,任意解說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
> 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5我們周遭有很多侍從和人們,卻沒有人服從我們或聆聽我們的話語。我們覺得有位
>
居權貴的朋友,一旦需要幫忙時,卻只剩下自己一個人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
>
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6我們雖位高望重,知識卻不如鬼魅。我們雖被尊為上師,但即使是惡魔都不像我們
>
這樣嗔恚、貪欲和心胸閉塞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
> 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7我們滿口理論和最高深的道理,然而日常行為卻連狗都不如。我們才智雙全,通達
>
至理,卻將智慧的道德根基隨風揚棄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
> 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8我們的內心被私欲和嗔恚腐蝕,但我們從不承認。我們肆無忌憚批評他人,還以自
>
己的過錯教訓他人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
> 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69我們身披袈裟,卻歸依世上的鬼神。我們雖發誓嚴持戒律,所作所為卻與邪魔惡鬼
>
無異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
> 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0我們的法喜與快樂來自佛法僧和上師,但是我們仍向鬼神獻祭。我們的一切指南都
>
源自佛法,但我們卻欺騙那些指導我們佛法的人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
> 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1我們尋找僻靜的道場為家,但是卻三心二意,奔向城市。我們所聽聞的佛法教導我
>
們崇高的梵行,但我們卻成天卜卦算命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
> 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2我們背棄出家的誓言--那獲致解脫的真正之道,我們寧願結婚,成家,生子。我
>
們任憑這個稀有快樂的機會隨風飄逝,而追逐更多的痛苦,更多的煩惱,更深的悲傷。
>
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
> 的解脫。
>
>
>
>
073我們揚棄通達解脫的修行,而漫無目的到處遊蕩,尋覓歡樂和利益。我們擁有寶貴
>
稟賦的人身,卻用它們來取得地獄的輪迴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
> 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4我們忽視佛法所賦予的淨財,卻汲汲營利於商場上。我們置上師的聖言於不顧,卻
>
處處耽溺於世俗之樂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
> 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5我們囤積己物,吝於使用,卻從朋友身上榨取衣服和食物。我們置祖產不用,卻竭
>
盡所能取用他人之物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
> 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6我們禪修的耐力薄弱得令人訝異,卻佯稱已證神通,欺蒙他人。我們從未步上智慧
>
之道,只是東跑跑,西跑跑,毫無目的地忙碌著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
> 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7有人誠心誠意地向我們提出忠告,但忠言逆耳,我們竟然怒目相向,視他為仇敵。
>
有人虛情假意地對我們甜言蜜語,我們卻不辨真偽,善意回報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
>
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8當他人視我們為知己,向我們傾訴心曲時,我們卻泄露他們的隱私,甚至告訴他們
>
的仇人。當我們擁有忠貞不渝的至友,我們卻專挑他的弱點,折磨他。踩它,踏它,在
>
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79我們善妒多疑,吹毛求疵,脾氣暴躁,難以相處,行為可憎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
>
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0當他人有求於我們時,我們從不伸出援手,反而以詭計來傷害他。當他人讓步,同
>
意我們的觀點時,我們仍不善罷休,繼續爭辯不已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
>
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1我們不願注意別人在告訴我們什麼,與人相處時,惹人討厭,令人緊張。輕輕一句
>
批評的話,我們就覺得受到傷害,而懷恨在心,從不寬恕別人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
>
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2我們總是妒嫉有地位的人,我們覺得神聖的上師是一種威脅而遠遠躲開。我們被執
>
著所牽引,被情欲所控制,浪擲所有的光陰貪婪追逐年輕的愛人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
>
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3我們不認為友誼是長期的承諾,而疏忽了老友。與陌生人交友時,卻以虛華的排場
>
吸引他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
> 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4我們沒有神通卻妄稱神通廣大,一旦被人揭穿,我們只有自食其果。我們對周遭的
>
人少有慈悲,每當他們犯錯,我們立即痛指責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
> 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5我們才疏學淺,講話時總是缺乏自信。我們對經典所知是如此貧乏,每當聽聞新的
>
教法時,總是懷疑它的真假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
> 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6因貪欲與嗔心的積習,我們蔑視遇到的每一個人。因妒恨成性,我們諉過他人,貶
>
抑他人的價值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
> 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7我們不循序學習,卻高談經藏無用。我們輕慢上師,蔑視其言教,卻自大自滿,自
>
以為是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
> 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8我們無法詮釋經律論三藏,卻憑空杜撰理論。我們對佛法缺乏堅定的信念,一切言
>
論皆令人困惑不解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
> 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89我們不輕視愚昧、無道德之舉,卻駁斥、挑剔無上的教法與大師的著作。踩它,踏
>
它,在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90當我們為惡時,從不覺得難堪,而行善卻令我們羞愧。踩它,踏它,在這詭詐自私
>
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91我們分內的事一無所成,卻將全部的時間花費在不正當的行徑上。踩它,踏它,在
>
這詭詐自私的念頭上跳舞!把自我中心的邪思拋卻,它扼殺了我們最終的解脫。
>
>
>
>
092啊!摧毀自私之魔的大力士,以您已解開所有束縛的智慧之驅,閻曼德迦,揮動您
>
那象徵喜空無我智的骷髏棒,果決地使用您的利器,憤怒地在您頭上揮旋三圈(12)
>
>
>
>
093用您的兇猛粉碎這個邪惡的敵人!用您那深具智慧的大力破除我執!用您那無限的
>
慈悲保護我們,免於遭受自私業報的苦果。把那我愛從此連根拔除。
>
>
>
>
094用他人經驗過的所有苦痛,徹底抑制我們的自私自利。他人的痛苦來自五毒,因此
> 把令他人痛苦的妄念,用來抑制自己的妄想。
>
>
>
>
095雖然我們已經疑慮全消,因為我們對自己所犯錯誤的源由了然於心,但倘若心中尚
>
有一分我執,就必須摧毀這些根深蒂固的妄念,因為它違逆了我們的本意,依然愚弄著
> 我們。
>
>
>
>
096一切錯誤都源自--我們最關心最珍愛自我。如今,我們必須思量他人的慈悲;我
>
們必須承受他人從不願獲得的痛苦,而把一切功德回向給所有的眾生。
>
>
>
>
097讓我們承受他人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由身口意所造的種種惡業,願自他的妄念成為我
> 們證悟的逆增上緣,就如孔雀因食毒草而茁壯。
>
>
>
>
098就如烏鴉服毒後,因及時的解毒而痊愈,讓我們把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,以增進他
> 們獲得解脫的機會,願一切眾生速證菩提!
>
>
>
>
099我與如母的所有眾生在證得佛果的條件未具足以前,會因我們的業力在六道輪迴,
> 讓我們確定目標,彼此提攜邁向解脫的彼岸。
>
>
>
>
100即使只為一個眾生,我們也願意為他墮落三惡道。讓我們以永不退轉的菩提行,引
> 領惡道中的眾生走出苦難的輪迴。
>
>
>
>
101一旦我們置身地獄,願獄卒視我們為上師,願他們所持的刑具化為朵朵蓮花,願一
> 切的傷害停止--和平與快樂從此開始。
>
>
>
>
102願地獄的眾生亦能逐漸覺醒,轉生人道或天道。藉著發起強烈的成佛意志,願他們
>
以奉行教法,來回報我們的慈悲,並信心堅定地視我們為金剛上師。
>
>
>
>
103願三善道的眾生都能成就無我三昧,瞭解諸法無我、解脫真相。願他們能等觀一切
> 皆空的實相。
>
>
>
>
104我們若能依此法門修行,就可以很快地降服真正的敵人--我執和我愛,並摧毀執
>
著自我為實有的邪見。藉著無我和喜空不二智的修持,誰不能獲得佛報身而成就佛道!
>
>
>
>
105心啊!要瞭解在這裏所談的是緣起法;世間萬物不能單獨存在,必須相輔相成;世
>
間萬物變化無常,如魔術般令人迷惑。萬法唯心所現,就如旋轉的火把看起來好像火焰
> 的圈環。
>
>
>
>
106沒有一個人的生命力是實在的--它如浸泡的木頭般容易粉碎;沒有一個人的生命
>
期是實在的--它如泡沫般瞬間破滅。世間萬物如霧般似幻似真,仔細觀察,即消逝無
> 蹤。萬物如海市蜃樓,遠看似乎可愛,近看無處可尋。
>
>
>
>
107萬物如鏡中影,我們卻視假為真;萬物如山中雲,我們卻執幻為實。我們的仇敵-
>
-我執我們的劊子手--我愛,如同世間萬物,貌似真實,卻未曾真正存在過。
>
>
>
>
108雖然我執我愛看似真,其實一切時、一切處都是虛幻不實。我們不應說它是勝義
>
諦,或否認它不是世俗諦。我執我愛既非實體,又如何能獨立運作?輪迴苦海的業報又
> 怎能為真?
>
>
>
>
109萬物雖然虛幻不實,但我們卻能從清水中反映出的月影看到月亮,同理,因果的各
>
層面也是這個相對世界的投影。因此在這幻象的世界中,請讓我們眾善奉行,莫造新
> 殃。
>
>
>
>
110在惡夢中,當我們的身軀被宇宙末日星球爆發的火焰燒焦時,雖然這個慘劇並未真
>
的發生,我們依然十分恐懼而尖叫。同樣地,地獄和餓鬼道不幸的輪迴雖非真實,但我
>
們仍可充分感受到他們的苦痛。因此我們既然懼怕被活活焚燒的痛苦,就必須終止一切
> 招致如此果報的作為。
>
>
>
>
111當我們神智不清,發高燒時,雖然並不黑暗,卻覺得墜入無底黑洞,隨著身邊的牆
>
越來越窄,我們感覺越陷越深。同樣地,雖然我們的無明愚癡並不真實存在,我們卻必
> 須運用三種智慧(13),破除那令人窒息的壓迫。
>
>
>
>
112當音樂家彈奏美好的曲調時,如果我們仔細分析,就可以發現它本身並不存在。不
>
過當我們不分析它時,雖然對演奏者和樂譜來說,只是一連串的音符,優美的音調依然
> 可聞,這就是為何美好的音樂可撫慰感傷心靈的原因。
>
>
>
>
113當我們仔細研究因果時,發現它們並不真實存在--不論是整體或部分都不能獨
>
存。世間萬物看似獨立生滅,其實是眾緣和合。我們就在這裏體驗生死與生命所賦予的
>
一切。因此在這幻象的世界中,請讓我們眾善奉行,莫造新殃。
>
>
>
>
114當一個瓶子由水滴注滿時,既不是最初幾滴水的功勞,也不是用最後的幾滴水所填
> 滿,而是由水、倒水者、瓶子等眾緣和合而成。
>
>
>
>
115苦樂的體驗也是如此,它們是過去業報的結果。果報既不是來自第一因,也不是最
>
後的業報行為所成,而是由眾緣和合而成的。因此在這幻象的世界中,請讓我們眾善奉
> 行,莫造新殃。
>
>
>
>
116當我們不以邏輯來分析時,就會讓生命中的際遇隨流起落。雖然我們感到快樂,但
>
在勝義諦中,快樂並不起初真實存在;不過在世俗諦中,這些幻象卻有它的相對道理。
> 啊!愚鈍的人要完全瞭解這些深奧的義理並非易事。
>
>
>
>
117如今,當我們嘗試觀空的同時,如何能感受世俗諦?什麼才有真實的存在?什麼才
> 沒有世俗諦?誰會相信呢?
>
>
>
>
118就如同空的所緣虛幻無我,所緣的空也是虛幻無我。去惡、持戒都不能觀想成獨立
>
自主的行為。其實就整體而言,它們全然沒有心理的投射作用和先驗觀念。因此,我們
> 若能心不散亂,一心觀空,就可成為深解空義的聖者。
>
>
>
>
119願人人如此修行真俗二諦菩提心,福慧雙修,圓滿無礙速疾成就正等正覺,各遂所
> 願!
>
>
>
> 卷一 跋
>
>
>
>
偉大的瑜伽行者法護上師,在他隱居於眾多猛獸環伺的叢林中,完成《命中仇敵之心的
>
利器之輪》一書。這位飽讀經論,精通因明,深具洞察力的偉大行者,在書中記下他的
>
神聖上師所開示之法要。雖值末法時代,又深居於可怖的叢林中,他總是依此法要修
>
行。在法護上師的眾多弟子中,他傳法給阿底峽。無論到哪里,阿底峽皆依法修行,以
>
降伏剛強難調的眾生。當他透過此教法,將其真知灼見體悟出兩種菩提心時,他寫出如
>
下偈語:為了拋棄王位,我歷經種種艱難,卻因多積善德,得以遇見明師--法護上
>
師。他示我無上甘露法門,令我成為心之主宰。現今,我已降服一切勁敵,並記下他的
> 所有言教。
>
>
>
>
雖然我不贊成派系觀點--當我研讀各種法門時,我總是努力增廣智慧;瞭解每一傳承
>
的無限法寶--我必須承認,在末法時期這些法門特別大有裨益。
>
>
>
>
在他眾多優秀的印度及西藏弟子中,阿底峽傳法給優婆塞種敦巴,他是最佳的人選,因
>
眾多阿底峽的觀想天神如度母等皆如此預示。阿底峽傳法給他,也可安撫西藏偏遠地區
>
弟子頑強難調之心。本書是由阿底峽及其法子種敦巴自梵文譯為藏文。一九七五年在印
> 度達蘭薩拉(Dharamsala,
> India)的西藏文獻圖書館完成本書藏文版的英譯工作,參
> 與翻譯的有:嘎汪達耶格西、薩巴活佛(Sharpa
> Tulku)、堪隆活佛(Khamlung Tulku
> )、亞力山大·伯晉(Alexander
> Berzin)、強納森·藍道(Jonathan Landaw)等
> 人。
>
>
>
> 卷一 註解
>
>
>
> 閻曼德迦(Yamantaka
>
,中譯大威德金剛)是文殊師利憤怒的一面,也是佛智慧的流
>
露。他的憤怒是針對自私、我愛的態度、我執及對實體存在的執著。這些無明的態度剝
>
奪我們一生證悟的機運,故閻曼德迦的憤怒是與死神敵對的。為了快速證悟,密乘教導
>
了許多法門,其中包括利用本為有毒的妄念為方便。為了利用妄念,如把淫念當作方
>
針,我們首先必須除去我愛的態度,即自利的貪念。此外,也必須對空性徹底瞭解,即
>
所有的事物,包括我們自己在內,都缺乏一種真正獨立存在的實體,如缺乏此兩種先決
>
條件,想利用妄念為修持方針,是十分危險的,而且非但不能完成預定目標,我們也許
>
會完全毀滅證悟的機會。皈依的三寶為佛、佛之教理(法)和那些瞭解、修持此番教義
>
的僧團。依之三寶,亦指三項珍貴的寶石。修行密教須先接受灌頂,包含了對相關戒行
>
的宣誓,和以特定方式奉持密教而許下的神聖承諾。自奉獻上師至密續部分,界定了菩
>
提道次第的範疇。根據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中的三種層次動機,即有三種心靈訓練的層
>
次。下士道的動機是為了更好的來世而努力;中士道只為求自己在輪迴中的惡性循環中
>
獲得解脫(涅磐)而努力;上士道者身為大乘道的信徒,以菩提心發心,為利益所有眾
>
生證悟佛道而努力。佛像與代表佛不同層次的證悟之各式禪定的神祗,在顯密二乘中有
>
重要的用途。為了達成凝神一處(三摩地),他們被視為禪定的輔助物。利用這些佛像
>
作為專注物,我們可積聚功德,以成就佛的色身。六道被分成三善道及三惡道。後者指
>
地獄、餓鬼和畜生,而前者則為天、阿修羅及人。我們祈求閻曼德迦明王旋轉利器之輪
>
三次,它們意指:一、世俗諦,是依世俗菩提心作為引領自他證悟的方式而運作;二、
>
勝義諦,是依勝義菩提心作為瞭解空性的智慧而作用;三、前兩種真理層次的共同成
>
就。有四種對治之法可使我們免於經歷往昔所造諸惡業的果報:一、對我們的惡業感到
>
懺悔與厭惡;二、皈依三寶,專注於菩提心;三、誓言永不再造惡業;四、為眾生利益
>
故,行諸善事並回向功德。吽、呸、吧,是咒語的種子音節,每一字的第一次覆念即為
>
平常菩提心,可對治我愛的態度,第二次覆念是無上菩提心,能摧毀我執。我們的色身
>
充滿五種有毒之妄念:貪求、恐懼與嗔恨、狹隘的無明、傲慢和嫉妒。我們祈求閻曼德
>
迦以他具高明頭腦的木棒在他頭上旋轉三次,木棒代表顯密二乘無我的智慧和喜空不二
>
的智慧,而旋轉棒子三次可消滅:一、我執,二、我愛的態度,三、由前兩種無明所造
>
成的虛幻色身。三慧有二義:一指聞慧,思慧和修慧;二指文字,觀照和實相。
>
>
>
> 卷二 利器之輪
>
> 嘎汪達耶格西著
>
>
>
> 前言
>
>
>
>
這部論著是學問淵博的嘎汪達耶格西,於一九七八年五月九日至十七日,在他的【文殊
>
師利園】寓所,慈悲地為一群達蘭薩拉西藏文獻圖書館的學生所作的藏文演講,由羅桑
> 嘉千(Lobsang
>
Gyaltsen)英譯。本文根據上課時的筆記加以整理編輯而成,若有誤譯
>
及遺漏之處,皆為編者之失。感謝羅桑嘉千的翻譯,嘉措澤仁(Gyatso
> Tsering)和葛
> 連穆林(Glenn
>
H.Mullin)兩位先生的潤筆及鼓勵,菲力帕·羅塞爾(Philippa
> Russell)的打字及安尼拉·烏蘇拉(Anila
> Ursulla)之複打。
>
>
>
> 傑勒米·羅塞爾(Jeremy Russell)一九八一 於日本駒根
>
>
>
>
>
就佛法的觀點,《利器之輪》是一部極傑出的作品,故應以菩提心趣入。宗喀巴大師
> (Tsong Khapa,
>
一三五七-一四一三)曾說:「僅聽聞大乘法是不夠的,聞法者唯具
>
有大乘心的高超思想和動機,才能從中摘取最大的效益。」顧名思義,【利器之輪】一
>
如武器能戳穿敵人的軀體般,此法門也能斬斷障道的雙重執著--我執和我愛。波周藏
> 巴(Purchok
>
Jhamps)仁波切(一六八三--一七六二)和他的弟子在世時,經常傳授
>
此教法,後繼者卻寥寥無幾,甚至十八世紀的坦巴洛嘉(Tenpa
> Rabagay),瑞廷
>
(Reting)仁波切二世(他的前世曾為達賴喇嘛七世【一七零八--一七五七】的家庭
>
教師)才注意到此教法的稀有可貴,於是敦請喀桑諸布(Kalsaang
> Norbu,十六--十
>
八世紀)講授,因而此法門得以再度盛行。由於上述三位大師的慈悲,此教法才能延續
>
至今。本論系由曼拉(Manla)仁波切(生於十九世紀中葉)自安多(Amdo)處得到。
> 安多將此論傳授給達賴喇嘛十四世的兩位老師:林(Kyabje
> Ling)仁波切及崔蔣
> (Kyabje
>
Trijang)仁波切。我(嘎汪達耶格西)是由崔蔣仁波切所教授的。本論的傳
>
承難能可貴,因此法脈可直溯至釋伽牟尼佛的密教化身--金剛總持。本書類屬心智訓
>
練,因它可降服粗心。由印度的瑜伽大師法護授與印度大師若無遮阿底峽時,被命名為
>
【利器之輪】,因它是催毀兩個死敵--我執和我愛的最佳法門。為了有效地摧毀敵
>
人,要像伐木工人、屠夫、魔術師一樣神乎其技地正中要害。例如:生長在東印度的塔
> 拉樹(Tala
>
tree),除非準確地正中要害,否則它又會重生。同樣地,屠夫對動物的
>
重要經脈了然於心,就易下刀;反之,技術拙劣,會延長死亡的痛苦。而魔術家精於幻
>
術,知道精確的進入之點,才能以魔術圈圍住一座王宮。以此類推,本文昭示藉由武器
>
能摧毀內在的最大敵人。「閻曼德迦,我至誠地禮敬您」,這是禮敬對抗我執和我愛兩
>
種負面能態度的大怒天神。所有的菩薩都因知道我執和我愛的弊害而憤恨不已,故資糧
>
道上的菩薩都是「憤怒者」,而閻曼德迦明王是大憤怒者,因他是死神的劊子手。閻魔
>
可分三方面:外在、內在和秘密。閻曼德迦明王則與這三種閻魔誓不兩立。外在閻魔是
>
永恒的死神,居住在南方地下七層鐵宮之內,隨時伺機奪取生命;內在閻魔是追求欲望
>
等事;秘密閻魔則是具有三知的微妙二元識。閻曼德迦明王已棄除這三種閻魔,並與它
>
們誓不兩立。閻曼德迦明王有狹義和廣義兩種,狹義的明王是諸佛智慧之決定識;廣義
>
的明王則為空樂不二之智,常以畫像或佛像或憤怒天神之身。此尊崇不只包含對空樂不
>
二之智的禮敬,也包括了對它的祈求。值此五濁惡世,【利器之輪】誠不可缺也!
>
>
>
>
001孔雀漫步於毒草叢中,不為藥草或他種植物所誘;只因依鴆毒為生,故生命得以茁
> 壯,羽毛更增光采。
>
>
>
>
002同樣地,偉大而無畏的諸菩薩全然不為自我私利,全心全力地關懷他人,他們才是
>
真正的英雄,而那些舞動有形武器的人則不然。當這些真正的英雄漫步於塵世之林時,
>
卻不為誘人的事物所惑,是因為他們已瞭解其所產生的弊端。正如孔雀依鴆毒而茁壯,
>
菩薩也以困境為長養菩提心的逆增上緣。我們必須瞭解自私自利之害及關愛他人之利,
>
以磨煉我們的心志。一切佛無不具菩提心,因此它是最珍貴的寶藏。
>
>
>
>
003無始以來,我們追求飛黃騰達,卻難免偶遭痛苦,身為懦夫的我們不關心他人,一
>
味追求享樂,逃避痛苦。如果我們現在不能面對痛苦,痛苦將永無止息。偉大的菩薩為
>
眾生受苦,卻因此常得快樂。由於他能易位處之,所以能速得成就。
>
>
>
>
004除非我們已發心修學下士道和中士道,以脫離惡道輪迴,證悟涅磐,否則我們將永
>
遠無法了悟大乘思想,也不能以苦惱等為修行法門。唯有已發心的勇猛菩薩,能以苦惱
>
為修行法門。貪欲如毒草,烏鴉吃了毒草必定喪命;同樣地,未達資格者欲修此法門,
>
將使他與解脫絕緣。人必先去私心,方能以貪欲為修行法門。欲以貪欲為密教修行法門
> 者,這是特別重要的。
>
>
>
>
005這並非只為那些熱衷於一己幸福的人所設,因為那種人是無法得到解脫的,只有英
>
勇無畏的菩薩能以妄想為修行法門。如果懦夫想嘗試此法門,不僅無法證悟,甚至無法
>
自苦惱中解脫。故就無上瑜伽密教的修行來說,以貪欲為法門是獨一無二的。
>
>
>
>
006將大菩薩喻為孔雀,因為菩薩寧可處於最苦惱的環境,而將它轉化為利益眾生的場
>
所。舉我們所處環境為例,如果我們居住在一棟華廈內,且有所眷戀,我們應作如是
>
想:直到今日,我因被貪執等俗念所左右,而在生死中輪迴;自今以後,為利益眾生,
>
我將善用此屋作為證悟的工具。相同地,我們對食物也應作如是想:為利益他人而食
>
用。孔雀與菩薩相似之處甚多:如同孔雀的華麗使人賞心悅目,菩薩也令眾生由衷崇
>
拜;孔雀以毒為食,卻不傷害他人,一如菩薩堅持居住娑婆,只為利他;孔雀的冠羽有
>
五支,正如菩薩道有五門。西元一零四二年當阿底峽抵達西藏時,他特地將一位惹人厭
>
的印度教師帶在身邊,以增進他的忍辱行。後來阿底峽將其修忍辱行的物件送回印度,
>
他說:「認識藏人後,便無須勞駕印度人了。」我們也應效法阿底峽,欣然面對苦惱妄
>
想,繼而將之降伏,斷除。上述六首詩為修行法門及道次第的概觀,以下則是概括性的
> 解釋。
>
>
>
>
007當身不由己,毫無選擇地流浪在生死輪迴中,令我們深陷於無所不在的痛苦中,我
>
們須調伏我愛的態度,因它攸關三道次第的證悟。我愛及我執是問題的隨從和主腦,我
>
執是內心的獨裁者,而我愛則是外在隨從,故我愛和我執之魔常常狼狽為奸,我們必須
> 下定堅強的決心,不為二者所動。
>
>
>
>
008無始以來,我們即為業力所追逐。我們之所以受生死輪迴及種種障礙所束縛,不得
>
自由,仍因相續不斷的惑業。故應歸咎於一味追求自我快樂的私心,並決意消滅它。
>
>
>
>
009每當心中升起私念時,要對它有所警覺,不予以理睬,並把它驅除。如想避開湧起
>
的私念,可奉獻所有的善根以利益眾生。例如,你從受惠的眾生中所得到的儘是傷害的
>
回報,要如如不動,不要以怨報怨,而應視為我愛念頭從中作祟的果報。要憎惡這種態
> 度,而不是怨恨眾生。
>
>
>
>
010當我們的身體因疾病而痛苦或羸弱時,乃因在今生或過去世中,我們曾經鞭撻、囚
>
禁且多方面傷害眾生。要觀想過去傷害眾生惡業的利器已回轉向你,正如一把平常的武
>
器能奪取我們的生命,業的利器也能扼殺我們的幸福,故應自己承擔所有的痛苦。觀想
>
在虛空中,你的上師坐在你的面前,你向他請求:但願承受自他的一切疾病。當你由左
>
鼻孔呼氣時,常觀想光芒照耀一切眾生;當你由右鼻孔吸氣時,將一切痛苦和疾病化為
>
黑煙吸入體內,在承受痛苦中將黑煙化為烏有。再度自左鼻孔呼氣,將快樂化為光芒,
> 照耀一切眾生。
>
>
>
>
011當我們在精神上受到干擾時,它們必然會現形,因我們曾擾亂我們的上師、父母、
>
同參等人的心緒,現在毅然地承受這些痛苦,並再次懇請你的上師和諸本尊加持。訓練
>
心智時,永勿將他人視為己非之源,一切都是自作自受。與其歸咎於他人,不如對所有
>
眾生升起大悲心。所有身心的痛苦來自先前擾亂他人的身心以及破戒所致,對這個百利
>
無害於身心的教法應善思之。龍樹(Nagarjuna)菩薩說:「啟發剎那菩提心的功德,
>
即使是佛陀也難以算計出來。」八世紀時寂天(Shantideva)問到:「漁夫和農夫等眾
>
生,為區區生計忍受煎熬,為什麼我們不能為這個更偉大的目標--開悟而承受痛苦
> 呢?」
>
>
>
>
012當我們因吝嗇、掠奪他人的行為而遭受饑渴等困擾時,這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
>
上。這些痛苦是因為我們錯誤的態度以及吝嗇所導致的結果,也是淪為餓鬼或貧者的原
>
因。宗喀巴大師說:「吝嗇導致貧窮而非富有,布施導致富有而非貧窮。」十二世紀著
>
名的薩迦(Sakya)學者曾在其作品中提到:「布施的結果總是富有,吝嗇的結果總是
>
貧窮,此乃不變的法則。」龍樹菩薩也曾提過:「富有來自布施,上品的出身來自美
>
德。」故我們應欣喜地接納饑渴的煎熬,並實踐【施與受】;祈求承受眾生的饑渴,並
>
將所有的善意回向給他們。當作此觀想時,亦可進行絕食。許多藏人一年之中有十六天
>
即依此修持--整天絕食和隔日一食互相交替。當饑渴交加難耐時,修持【施與受】,
>
並感謝良機難得。為了增進個人在佛道上的修持,應體悟經由上師和三寶的慈悲加被,
> 而使饑渴的承受成為修道上的逆增上緣。
>
>
>
>
013當我們被囚禁,失去自由,又受到制於他人時,要明白事出必有因,這是因為我們
>
輕視卑賤者,役使他們做不愉快的事,故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。自今以後,決意為
>
他人奉獻自己的生命。寂天曾寫道:為眾生奉獻出自己的生命,無論他們鞭撻或以其他
> 種種方式對待我,皆任其處置。
>
>
>
>
014當我們無法免於惡毒的辱罵,並常常聽到刺人的、貶低的、威脅的和咒罵的話時,
>
是因為過去世中,我們曾論人長短和挑撥離間,同時也因我們曾惡毒地辱罵、中傷及瞧
>
不起他人而起。如今,類似的果報回轉到自己身上。自今以後,要謙卑,不可出言不
>
遜,不屑疾言厲語。善妒者的福報有限,他們常常貶低他人,但最後遭受傷害的還是自
>
己而不是他人,甚至毀了自己的聲譽。一個常攻擊批評他人者,終將失去他人的信賴。
>
>
>
>
015我們的出生地之所以不淨、不吸引人,乃因我執及偏見。我們缺乏密法的正見--
>
視萬物皆純淨無垢。自今以後,觀想一切皆潔淨無瑕。一旦我們開始非難他人時,就會
>
發現他人的缺失永無止盡。如果你有一個敵人,正確的認知是將他想成佛菩薩的化身,
>
來啖盡你的惡業之果。就密宗修行者而言,應以金剛總持超越的眼光,視萬物為空樂不
>
二。假如在此屋內有人證得密教的最高圓滿境界,這間房屋就是色究竟天淨土。例如:
> 七世紀松贊干布王(Srong Tsen
> Gammpo)時代,拉薩就是淨土。十一世紀時,密勒日
>
巴(Milarepa)的弟子惹瓊巴(Rechungpa),曾於入明光定中來到一處淨土,在那裏
>
有五位少女正在傾聽佛陀說法。他們正在討論諸佛於三大阿僧祗劫證悟,是何等的殊
>
勝;而密勒日巴能在一生一世中證果更是殊勝之至。其中有一位少女問密勒日巴居於何
>
處?住在色究竟天淨土。惹瓊巴一向只知他師父在西藏只是一位平凡的瑜伽師,而對他
>
的高層次境界卻一無所知。當出定後,他因自己對上師落俗看法的不敬而飲泣不已。
>
>
>
>
016我們常常毫無選擇地被迫與最親密的朋友分離,或朋友們常以死相別,這是因過去
>
世中,我們將上師的徒眾、侍者占為己有,現今果報回轉到自己身上。自今以後,永不
>
拆散手足知己,也不離間師徒或以惡劣的態度對待上師的侍者。
>
>
>
>
017儘管有時候我們無法取悅我們的上師或其他聖賢,我們不可找上師的麻煩,而應檢
>
討自己。在過去世,我們未曾遇見或追隨神聖的上師,我們不但輕忽上師,反而結交惡
>
友。於今,我們遭此惡行的果報,甚至今天我們仍不追隨善知識,反而與損友一道。自
>
今以後,雖決心不跟隨那些使你背離正道的人,但應慈悲對待他們,才不違菩薩誓願。
>
在詠念每一首詩偈時,要落實【施與受】的修持,並立下堅固誓願。
>
>
>
>
018有時我們會無故受到非難,或成為某事件的代罪羔羊。過去有一位比丘就曾蒙冤被
>
指控,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:有一次,當他正在浸染他的外袍時,正巧上游有一戶人家
>
丟失了一隻小牛,他們到處尋找,發現比丘的袍子上儘是血跡,因此把他監禁了七個
>
月。隨後當小牛被尋獲時,他才被釋放。此乃多生以前,另一位比丘曾遭他誤控,而被
> 囚禁七日之故。
>
>
>
>
019當我們日用所需不敷時,這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,我們曾侵害他人而圖利自
>
己,並只求個人脫苦離難。現今應盡我們能力所及,使他人都能滿足物質所需。
>
>
>
>
020當我們不快樂,卻追究不出真正原因時;當我們心志昏沈,無法觀想閻曼德迦明王
>
時;當惡念歷歷在前,而善念難起時;當祈願背誦導致昏睡,卻能賭博兩夜仍保持清醒
>
時,皆歸咎於我們趨惡避善之潛在傾向。正如天氣燠熱,不想去聽經聞法,但如是娛樂
>
所在,必立即趨往。導致這些相互混淆的狀況,乃因我們曾傷害到諸位護法。我執是邪
>
惡之首,故我們體驗到干擾現象。惡名昭彰的我執作惡多端,令我們冒犯了諸護法。當
>
我們認清自身的問題時,無須轉告他人,只須坦誠面對,並決心克服它。
>
>
>
>
021常常我們覺得心煩意亂或全然受挫,例如為人父母將子女送入大學,希望他能成為
>
學者,但他卻退學。同樣地,我們經商謀利,經營不當反致血本無歸;我們下種期待好
>
收成,卻為乾旱所摧。在過去世,我們曾阻擾講經說法,而且干擾他人的課誦、研修與
>
禪坐,正因如此,我們今日才會遭受挫折。自今以後,避免干擾或阻礙他人的善行,應
> 進一步隨喜讚歎,鼓勵他們從善如流。
>
>
>
>
022即使用盡各種方法,仍無法取悅你的上師時,不要歸咎於上師,也不要挑他的錯。
>
因為過去世,我們對佛法的態度表裏不一,在上師面前,我們裝得像只馴服的貓,然而
>
在背後,我們舉止粗俗地如狗如豬。上師給予我們明確的忠告,我們也決心奉行它,但
>
在背後,我們卻一心反其道而行。故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上。自今以後,要避免偽
>
善,且全心投入佛法中。在龍樹菩薩的《友好信函》中,曾提及四種圓熟,最理想的一
> 種是內外皆已熟透,僅是外表成熟而內在青澀,則非吉兆。
>
>
>
>
023縱使我們未曾犯錯,卻被他人公開指責我們的缺點,這是利器之輪迴轉到我們身
>
上,因我們曾漠視、看輕他人,特別是同參道友。要有慚愧之心,記住凡所作所為都展
> 現在佛陀和老師跟前。自今以後,應避免不如法的行為。
>
>
>
>
024當我們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起嗔心時,我們感受到這種粗心的態度所造成的後果
>
會影響他人。我們應以慈悲及溫和的態度待人,而非敵視、冒犯他人。
>
>
>
>
025假如我們的雙親和所有的朋友,皆背離我們而去,不可因此而自憐自歎;在過去世
>
中,我們曾期盼以仇恨的心態,去傷害、損害他人的人格。我們應該決意不再從事虛誇
>
和不正當的行為。虛飾即是不向他人認錯的心理,而虛偽是假裝擁有實無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