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圖片:這是日本一位主婦給她丈夫和子女的便當)
記得這樣一句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,在聽到這話時確定已經是在後悔,但卻是有許許多多的人﹙包括我﹚,亦是會遇到的狀況,所以說在這要將所謂「早知」,應該解釋為在結局尚未到來時之前能夠做預防,看似簡單其實有點困難
就像為忘記生日的先生,買禮物,可確認的是夫妻都會高興!
就像先生煮熟晚餐等老婆、小孩回家吃晚餐,可確認的是老婆會很高興,而且當晚氣氛會很好!
就像剛學步的小孩,一高興起來雙手會放開並大步走,可確認的是摔倒!
就像一群學生,聚在一起高興起來大吼大叫,可確認的是吵到別人!
就像騎乘機車耍帥、放開雙手,可確認的是摔得鼻青臉腫!
就像會游泳的人,見到有人溺水沒先呼救、沒先熱身,即急著下水救人,可確認的是本身就會有危險!
狀況真的多到敘述不完,但是喜與悲總是在結局出現才知曉,雖然說有些結局無法預測,但說真的其實有些結局本來即可預期的,但有時候就會忘了結局或沒考慮結局就匆忙行事。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去說這個人欠缺思考,但相信是大家都有欠思考的時候,所以要如何養成先看結局的習慣呢?多學習、多看別人如何在處理相同的事件,或許遇到的又是相當棘手,那是否當事者有心去問呢?但是了解後又能學得幾分?
就像修道者需持午齋,沒經歷的人會說很痛苦呢!但問過持齋的人會如何回答呢?沒問過沒什麼希奇,依個人曾詢問過得到的答案是剛開始真的很痛苦但習慣就好了,而且那天看到一位基督徒亦是在持午齋,個人即很納悶為何有那麼多宗教會有這種修持過程呢?找了好久個人才發現答案,原來宗教除了勸人為善外,還會給與修持者去歷經沒吃的痛苦,或許更激勵修持者有更強烈助人的理念,因為修持者在持午齋過程中會﹙早知﹚斷糧的痛苦。
其實在現今社會裡欠缺什麼,沒有人能有辦法說明。身為現代人得我們需早知那些事無法詳述,但見到的是比較出現一些很難相信的狀況,而且會是偶而抱著視而不見,這之間欠缺的是什麼?若不用心想真的沒法理解。就像在馬路上有人遭搶,現代有誰會出面協助呢?在以前農業社會這種狀況或許就不一樣了,但是有誰知道現今會這樣呢?但這又有誰能提早去知道呢?只是個人覺得要調整能去幫助人的心態而已。
記得這樣一句話:我們是即將進入已開發社會。但我們跟別人學的是什麼?別人在進入已開發社會,是一個如何的狀態?這狀態其實用心想一下別人都以比我們早經過一連串的調整,也可以說是我們在享受成果之時,也要預測一下未來的路需如何走!就像老一輩說的:創業為堅、守業更難。期待大家明天會更好!共勉之!!